内地创业板或降港股吸引力
发布者: 北京盛元丰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09-06-15 11:16:44 访问次数: 533
内地创业板或降港股吸引力
2009-06-15 09:46
在香港创业板摸爬滚打6年之后,研祥智能(08285.HK)选择重新回到A股市场,即将重新开闸的IPO正以其独有的优势吸引着“游子”。
6月9日,研祥智能在深圳召开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与创业板研讨会》。通过这种方式,研祥表示有意以“H股+A股”的方式在国内上海主板或深圳中小板上市。
研祥智能品牌总监于凡在6月11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的重启为研祥创造了很好的机会,选择A股市场是为研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IPO的重新开闸确实为很多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且,内地的创业板有不少香港创业板不可比拟的优势。
曲折上市路
作为国内特种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企业,早在1999年,研祥集团就为其下属子公司研祥智能在国内的上市做好了准备,并在2000年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当初第一目标选择的是即将推出的深圳创业板。
2001年,研祥智能完成所有上市前的准备工作,被列入深圳市重点推荐的创业板拟上市企业之一。但在2002年,国务院决定暂缓创业板的推出,研祥智能因此转投香港,次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另据研祥智能董秘时超介绍,早在2006年年初,研祥智能登陆A股的申请文件就已经上报了证监会。
此次证监会再度开放IPO,无疑给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时间截至6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
6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王林表示,虽然创业板相关规则已经基本完备,相关公司也在积极准备发行上市,但主板IPO重启将会先于创业板股票上市。
尽管研祥智能谋求登陆A股市场的道路曲折,但是IPO的重启和创业板的即将“面世”确实让研祥看到了辉煌的希望。
“回家”的感觉很好
研祥智能在漂泊多年后心系回归,本质上是出于对国内市场环境的看好。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认为,在港股市场上,市值比较大,超过100亿的大中型公司比较受关注,资产在50亿元以下的一些中小型公司则受人歧视和冷落。“所以,很多资质很好的公司由于规模不大都没有什么知名度。”
李振宁说:“高科技产业在港股市场也并不被特别看好,股票估价一直偏低,但这些情况都可以在回归A股市场之后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在香港,具有垄断背景的大企业受到的追捧比较多,其定价机制和企业估值与内地不同,中小型企业被认为有很多不确定性”。
作为特种计算机国内领军,研祥智能在品牌知名度上远不及同类品牌联想和方正。登陆A股市场对其“提升企业品牌,完善企业治理”都有很大的益处,上述专家表示。
在IPO开闸之外,深圳创业板的推出同样成为众企业的关注焦点。
“香港创业板具有高度市场化的优势,在港股市场随时都可以进行大量融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向记者进行了香港和内地创业板的优势比较,认为企业在本土市场更容易得到认同,这对企业的宣传和拓展都很有利。“在政策方面,内地的企业也可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
郭田勇还特别提道,由于内地创业板的高门槛准入机制,高一些的发行价也会使得创业板整体的市盈率高一些。“这其实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未来发展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