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1家公司完成上市报备 创业板储备超过200家
发布者: 北京盛元丰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09-06-18 11:49:17 访问次数: 505
上海61家公司完成上市报备 创业板储备超过200家
2009-06-18 02:54 杜琴庆 东方早报
11家已将IPO材料上报证监会,“神开石油会很快实现上市”
主板IPO开闸在即,创业板的启动也进入倒计时。昨日,有来自监管层的消息称,证监会负责创业板发行审核的部门近期正在进行封闭审核培训,为适应创业板上市企业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技术知识是此次培训的重点。
此外,昨日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公司二处处长谢芳在上海表示,上海目前已有61家拟上市企业在上海证监局备案,其中包括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开石油”)在内的11家企业已将IPO材料上报证监会。
谢芳是在出席“上海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创业板上市培训”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创业板储备200余家
谈及目前创业板的准备工作,谢芳用“紧锣密鼓”四个字来形容。
证监会日前刚刚成立了“创业板发行审核办公室”(简称“创业板发申办”),据谢芳透露,该部门所有人员近期正在接受封闭式培训,为适应创业板上市企业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技术知识是此次培训的重点。
另据昨日与会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中心副主任付彦透露,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以及百度总裁李彦宏均将以培训方身份参与上述培训。付彦判断,未来的创业板将对新经济(净值,档案,基金吧)、新服务企业“很感兴趣”,“这将对上海很有利,因为上海这样的企业非常多。”
付彦说,目前拟上创业板的企业有200余家,“这些企业规模基本都和中小板差不多”。付彦指出,企业规模普遍偏大,可能是由于此前创业板企业上市条件一直未确定,券商投行等中介机构均以中小板上市要求选择企业所致。
“今后,创业板企业平均规模、净资产、净利润等肯定要弱于中小板,但行业覆盖面要广于中小板,且高新技术企业偏多。”
相比原先的主板,企业创业板上市的流程也将简化不少。付彦称,即将发布的《创业板股票上市申报材料内容和格式》将会明确,创业板企业在报审前,不再要求征求发行人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意见,也不再要求就发行人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的规定征求国家发改委意见,但是否需地方经委、发改委审批,目前还有待《创业板股票上市申报材料内容和格式》的出台来最终明确。
目前,监管部门和深交所就创业板已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和《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三份文件,待《创业板股票上市申报材料内容和格式》和《创业板股票上市IPO材料内容和格式》两份文件出台后,创业板即可随时启动。
报备企业多为制造业
据悉,为鼓励和帮扶本地中小企业上市,上海证监局、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金融办四部门从2007年起,便携手帮助符合条件企业改制,直至最终上市,类似昨天这样的公益性培训已开展了13期。
“截至目前,上海有11家企业IPO材料已上报证监会,另有50家拟上市企业已备案上海证监局。”谢芳昨日透露,仅2008年一年,新增备案的上海拟上市企业就多达41家。“不过这些企业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仍旧不多;而且主要以浦东、杨浦和闵行三个区为主,长宁、闸北和卢湾区目前尚无备案企业。”
可查资料显示,2007年,上海有6家企业成功登陆中小板,总融资额达17亿元;2008年,上海有两家企业实现中小板上市。截至目前,上海共有中小板上市企业11家。另外,谢芳称,一旦IPO重新开闸,早已于去年7月过会但尚未发行的神开石油会很快实现上市。
去年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神开石油拟发行46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3%。
另据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陈沛霖介绍,截至目前,上海除了上述61家拟上市企业外,还有80余家中小企业已改制完毕,50多家中小企业正处于改制进程中,300余家中小企业正在做改制前期准备工作。
陈沛霖称,今年还将进一步挖掘上海改制上市后备资源。
可查资料显示,上海早在2007年便全面启动了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即上海市经济主管部门重点扶持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集团公司和区县重点培育1000家和10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并给予一定政策以缓解企业在转制上市进程中的成本压力。